上一页|1|
/1页

主题:临江棚改项目海绵城市规划

发表于2016-12-08

一、海绵城市建设重点策略
      ● 进行雨水综合规划,采取多种方式实现雨水蓄储。
      ● 居住用地和公建用地通过增加透水地面的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
      ● 道路两侧雨水管理措施和景观绿化相结合,采取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滤水带等方式,过滤路面污染物,下渗雨水,减少污染物。
      ● 道路路面尽量采用柔性路面,降低噪音的同时增加可透水性,部分路段可尝试使用中间绿化较低的道路断面,中间绿化具有景观和蓄水功能。
      ● 在各类建筑、市政和产业设施中国普及节水器具。
      ● 控制供水管网的漏损率,规划区供水网管应采用压力控制与调节系统、集中式二次增加供水泵房等方案,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
      ● 非传统水源可主要用于绿地、道路浇洒、水景补水、水质要求不高的清洗用水和部分建筑的室内冲厕用水。

二、项目的具体措施应用
本次项目主要通过屋顶绿化、植草沟、弃流池、渗井、生物滞留带和下沉式绿地组成的综合型雨水控制系统对径流进行控制和调控。
      ● 屋顶绿化
对地块架空结构的顶层和部分建筑屋顶结构进行覆土处理,覆土平均深度为1 米,并结合景观设计一定坡度便于雨水排除。
      ● 植草沟
雨水收集、集中排除的传输设施并对雨水有一定过滤作用,结合屋顶绿化的汇水面积和渗井口位置设计。
      ● 弃流池
雨水进入渗井前的雨水预处理设施,将雨水初期污染较严重的径流排除。
      ● 渗井
以蓄、渗为主的雨水处理设施,具有一定蓄水容积,减少径流量。
      ● 生物滞留带
以处理市政道路径流为主,当地块径流量超出渗井蓄水容积,也应先排入生物滞留带,然后接入市政雨水管渠。
      ● 垂直绿化
主要结合地块内部的雨水花园布置,作为雨水的预处理措施,减少污染和势能。

三、雨水处理流程
工程设计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配套设置雨水综合利用措施,将道路红线范围内的雨水优先汇集进入两侧的生物滞留带进行渗滤、滞蓄处理,地块内部雨水则经过屋顶绿化汇集雨水,然后通过植草沟对雨水进行引导,通过弃流池、渗井、垂直绿化、生物滞留带等设施对雨水处理后再排入城市雨水管道。将径流雨水用于补充地下水,发挥径流污染控制、峰值流量削减、水文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作用。

上一页|1|
/1页